A股“诈尸式”反弹:散户血亏,机构狂欢?
A股反攻?别高兴太早!——2025年4月8日复盘杂谈
今天的A股,用“死猫跳”来形容都算抬举它了。三大指数齐刷刷飘红,乍一看,像是久旱逢甘霖,股民们终于扬眉吐气了?错!这不过是垂死挣扎,是机构们精心编织的一场“反弹”幻觉,用来掩盖背后千疮百孔的真相。别被这虚假的繁荣冲昏了头脑,擦亮眼睛看看,这究竟是黎明前的曙光,还是更深不见底的黑暗深渊?
虚假的反弹,真实的焦虑
别看今天指数涨了,就以为牛市回来了。这行情,就像打了兴奋剂的病人,看着精神抖擞,实则五脏俱损,离死不远。
指数狂欢,韭菜买单?
三大指数的上涨,说白了,就是权重股拉抬指数的结果。那些真正代表市场活力的中小盘股呢?有多少在陪跑?又有多少被套牢?指数涨了,你的股票涨了吗?恐怕大多数人只能眼巴巴看着账户里的数字纹丝不动,甚至不降反增吧?这所谓的“反攻”,不过是少数人的狂欢,多数人的焦虑。
成交量放大?不过是饮鸩止渴
成交量是上来了,但仔细想想,这成交量是怎么来的?是真正的增量资金入场,还是存量资金在里面左手倒右手,自导自演的一出戏?我看更像是后者。大家都知道市场不好,都想赶紧跑,但又怕跑不掉,只能在里面互相踩踏,制造出一种“繁荣”的假象。这种成交量,不是活水,而是毒药,喝下去一时痛快,最终只会加速死亡。
内需题材的“皇帝新装”
什么“反关税情绪发酵,内需题材应声爆发”,这不过是机构们为了出货找的借口罢了。外部环境恶化,指望内需来救命?简直是天方夜谭!
地产股暴走:最后的疯狂?
房地产止跌回稳对“稳内需”意义重大?放屁!房地产现在的问题,根本不是什么“稳”就能解决的。房价高企,掏空了多少家庭的钱包?透支了多少年轻人的未来?指望这些背负着沉重房贷的韭菜们来拉动内需?简直是痴人说梦!今天的地产股暴涨,不过是最后的疯狂,是机构们在末日来临前的最后一次收割。
地产ETF的虚假繁荣
地产ETF(159707)全天强势,尾盘继续走高?呵呵,这背后有多少猫腻?有多少资金在暗箱操作?散户们看着涨势喜人,一头扎进去,等着他们的,恐怕是比房价下跌更惨烈的结局。记住,永远不要试图去抄底,尤其是在这种政策市里,你永远不知道底在哪里。
机构的“稳内需”说辞:谁信?
华源证券、天风证券,这些所谓的“机构”,天天喊着“稳内需”,他们的屁股坐在哪里?他们是真关心老百姓的疾苦,还是只想保住自己的饭碗?他们的研报,看似头头是道,实则充满了利益算计。什么“政策支持”、“收储及城改”,都是画饼充饥,忽悠老百姓接盘的手段。
茅台回购:自欺欺人的游戏
茅台再抛回购计划?别逗了,这不过是茅台为了维护股价,稳定投资者情绪而玩的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。
食品ETF的狂欢:散户的盛宴?
吃喝板块今天跟着茅台鸡犬升天,食品ETF(515710)也跟着狂欢?呵呵,这盛宴是给谁准备的?是给那些消息灵通的机构,还是给那些不明真相的散户?散户们看着莲花控股、盐津铺子涨停,以为自己也能分一杯羹,殊不知,他们只是机构们收割的对象。别忘了,击鼓传花的游戏,最终总要有人接盘。
机构的“配置价值”:忽悠,接着忽悠
东海证券、中信建投,这些券商研报,张口闭口就是“配置价值”、“内需配置价值凸显”。他们真的相信白酒板块能重回巅峰?还是只想忽悠散户入场,然后自己高位套现?什么“政策支持”、“消费复苏”,都是空头支票,是用来麻痹散户的迷魂药。记住,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,尤其是听信了这些机构的鬼话。
“国家队”入场:最后的救命稻草?
什么“中国版平准基金”,什么“险资放开入市”,这些所谓的“稳市场大招”,不过是政府在黔驴技穷的情况下,拿出来的最后几根救命稻草。但是,这些稻草真的能救得了A股吗?
红利低波:养老金的遮羞布?
红利低波资产表现不俗?那是因为其他的资产更烂!在A股这个赌场里,红利低波不过是相对安全的选择,但绝对不是什么优质资产。把养老金押注在这些红利低波上,无异于饮鸩止渴,慢性自杀。指望这些红利低波来养老?恐怕到时候连饭都吃不起。
所谓的“中国版平准基金”:不过是画饼充饥
中央汇金亮明身份,央行提供再贷款支持?听起来很提气,但实际上呢?汇金有多少钱?央行又能提供多少再贷款?这些钱相对于A股的巨大体量来说,不过是杯水车薪。更何况,这些钱真的会用来保护散户的利益吗?恐怕大部分都会流入那些权重股和国企的腰包,最终肥了少数人,坑了大多数人。
险资放开:饮鸩止渴?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放宽险资权益配置比例限制?这看起来像是给市场注入流动性,但实际上呢?险资都是些什么人?他们会是散户的救星吗?不,他们只会是更贪婪的掠食者。放开险资入市,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,最终只会让A股更加动荡不安。
ETF投资:一场收割韭菜的盛宴?
无论你投资的是地产ETF、食品ETF还是红利低波ETF,都要记住,ETF本质上是一种工具,一种被机构用来收割散户的工具。ETF的管理人,才不会关心你的盈亏,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管理费。而那些所谓的“策略分析师”,只会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,诱骗你入场,然后等你被套牢,他们却早已功成身退。所以,在踏入ETF投资的领域之前,请务必三思,想清楚自己究竟是猎人,还是猎物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