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百亿私募规模缩水:量化策略逆势崛起,头部机构差异显著

author 阅读:17 2025-02-16 00:58:44 评论:0

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1月底,国内百亿证券私募数量已降至80家,较2024年末减少9家,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缩水趋势。这其中既有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,也与私募机构自身策略和业绩息息相关。

市场波动与资金回笼:规模缩水的核心原因

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指出,净值下降和年底资金回笼需求是导致百亿私募数量减少的核心原因。2024年四季度市场波动加剧,1月份A股市场低迷进一步影响了私募的业绩表现。例如,半夏投资因宏观策略择时偏差,旗下产品近三年平均收益率仅为0.19%,导致投资者赎回压力显著增加;磐松资产虽然规模维持在90亿元以上,但其低频系统性策略在短期市场波动中也面临挑战。此外,年底客户由于财务规划、业绩考核周期调整等因素集中赎回,进一步加剧了规模波动。

量化策略的韧性与崛起:海南图灵脱颖而出

与市场整体收缩趋势形成对比的是,量化机构展现出较强的韧性。新晋百亿私募海南图灵,凭借其量化CTA策略以及优秀的回撤控制能力,吸引了超过90%的机构资金,管理规模在短短几个月内从2024年7月的70亿元快速突破百亿。其创始人王亚民拥有摩根士丹利等海外量化背景,策略涵盖多资产领域,成为2025年量化赛道上的一匹黑马。目前,百亿量化私募数量已达32家,占比高达40%,其1月份量化产品平均收益-0.09%,显著优于主观策略的-2%。

头部机构的业绩分化:策略与机遇并存

此次私募行业洗牌,也进一步凸显了头部机构在业绩和策略上的差异。东方港湾凭借其美股AI重仓布局,近一年收益高达48.78%,蝉联百亿私募冠军;而半夏投资则因业绩持续低迷,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其创始人李蓓虽然承认过去一年犯了一些错误,但也对未来的市场拐点机会表示乐观。此外,私募备案发行呈现回暖迹象,1月份备案证券类产品734只,股票策略占比65%,这显示出资金对权益市场的长期信心依然存在。

对2025年市场的展望:谨慎乐观与风险提示

多家百亿私募对2025年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。中欧瑞博、源乐晟等机构看好AI技术商业化加速带来的成长股机会,但仁桥资产提醒投资者需警惕概念股泡沫化的风险。内需消费板块也被普遍视为核心主线,星石投资预计相关领域将迎来‘戴维斯双击’。

总结:

2025年开年,中国百亿私募行业经历了又一次规模震荡。市场波动、策略差异以及资金流向的变化共同塑造了当前的行业格局。量化策略的崛起为私募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而头部机构的业绩分化也提醒投资者需谨慎选择,关注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。未来,私募行业将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,行业格局有望持续演变。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